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翠玉白菜(资料图) 台北故宫推出“视障观众多元友善服务”,除提供视障朋友撰写的口述影像语音导览内容,导览员受过专业训练,能以视障者容易理解的语汇去描述文物。杜宜谙摄 (图片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这个青花瓷上面有龙形图案,您可以摸一摸。摸完了如果再听语音讲解,可能对这件文物的了解就更深刻了。”在台北故宫讲解员的解说及触摸式介绍后,视觉障碍参观者点了头,露出...
“翠玉白菜”算得上是台北故宫最具人气的文物,近日传出将赴日本展出。文物交流无可厚非,让大陆民众郁闷的或许是,北京故宫文物多次借展台湾,台北故宫藏品为何还不能来大陆? 最初的解释是大陆没有制定司法免扣押条款,台北担心文物有去无回。近年,大陆方面多次表示,现有法律可以保证台北故宫文物的安全,绝无扣押问题。今年又传出,要注明“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本名,台北...
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原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的清代皇宫珍品“翠玉白菜”,由一块天然玉石巧雕而成,是清代皇帝光绪之瑾妃嫁妆,白菜寓意清白,像徵新娘纯洁,菜叶端有一蝗、一螽斯,像徵多产子女。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地区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到日本,24日针对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到日本展出一事与日方沟通。“翠玉白菜”等至宝原不赴日,但在...
北京故宫院长单霁翔(左)和台北故宫院长冯明珠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4月23日报道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19日在台北故宫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将出借包括乾隆皇子时期的书法习作、乾隆御笔经文、清人画弘历图轴、乾隆时期紫檀木楼钟、乾隆款瓷器等42套藏品,用于台北故宫今年10月举办的 “十全乾隆——— 清高宗的艺术品味”大展,这将是北京故宫文...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北故宫(微博)院长冯明珠26日在台北故宫官网发表公开信,为文物“未现”事件引起社会不安致歉。台北故宫同时将最近一次盘点藏品的实录放上官网。引人注目的是,除了“未现”的5件器物附件及残片,台北故宫还增列了12件器物附件以及文献类文物133件。 34页的藏品盘点实录,记述了台北故宫迄今3大清点的经过。此次盘点的特色因台湾数字典藏...
昨日,台湾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料称,台北故宫在第三次文物清点时,传出文物配件和文物的镶嵌玉佩出现遗缺,怀疑有内贼窃取。对此,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共事务室负责人承认有5件器物类文物附件、残件未现,但否认失窃。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25日在台北举行记者会,特意引用唐代诗人贾岛的名句“云深不知处”回应,称可能是在搬运整理过程中造成“放错位置”,并强调院方...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昨日证实,有5件器物类文物的附件“未现”。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指出,“未现”的原因有待查明,但5件文物的附件不翼而飞是事实,暴露了台北故宫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 评论摘编如下: 台北故宫博物院保持了半个多世纪的零失窃率可能要被打破了。昨天院长冯明珠证实,有5件器物类文物的附件“未现”,可能在过去...
22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北京故宫会见了来访的台北故宫院长冯明珠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巩固深化交流与合作进行了探讨。据悉,今后三年,双方将在展览展出、数字化馆藏、图像互惠、书画装裱、学术文创交流等多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台北故宫院长冯明珠开心地向记者透露,此次来访收获多多。今年10月,台北故宫将举办“乾隆皇帝的艺术品味”特展,这个展览已成为两岸故宫今年合作的重点项目,目前向...
说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门槛最高”的博物馆,当然不是指参观者的门槛,而是指文物征集的门槛。多年来,正是因为台北故宫采取了“世界上最严格”的征集办法,保证了入藏文物的货真价实。 以“文化遗产的法制与管理”为主题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正在广州举行,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登录保存处原处长嵇若昕向与会者分享了台北故宫在文物征集管理...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今天上午指出,台北故宫文物赴海外展览,只要该地区有“司法免扣押”规定,都愿意去。 据中评社报道,除大陆外,日本也积极向台北故宫争取借展,但日本因为迟迟未过司法免扣押相关规定,台北故宫文物尚未成行。“立法院教育暨文化委员会”上午开会,“立委”洪秀柱询问台北故宫文物何时能赴大陆展览?周功鑫作出说明。 周...
6月4日,北京、台北故宫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在南京聚首,正式启动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活动。 发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是中国人民在惨烈的反法西斯战争环境下创造的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伟大奇迹。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85周年、紫禁城肇建590周年,同时也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故宫博物院决定举办此次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考察活动,而台北故...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昨日透露,今年适逢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85周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都会举行纪念活动。届时,两岸故宫将携手举办明永乐、宣德时期文物展,共同重走文物南迁路线。 郑欣淼表示:去年10月,两岸故宫博物院合办了“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那是两岸故宫博物院第一次合作办展,反响特别好,轰动了全世界。由此作为发端,两岸故宫博物院的交流正在走向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今...
这幅《郑成功画像》(左,修复前)是目前已知最接近郑成功真貌的肖像画,花了好了大工夫才修好(中,修复后),相较一度被批评修得太金光闪闪的台南延平郡王祠雕像(右),可以看看,哪个比较接近心目中的郑成功。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最早的郑成功画像原本岌岌可危、状况比千年宋画还糟,经台北故宫博物院花一年半时间修复,终于重生展出。 完成于十七世纪中叶的《郑成功画像》,据传是郑成功生前在台南命人所绘,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